撰文者:王可育
Flute Works by Johann Sebastian Bach
巴哈的長笛作品約可區分為三類:給長笛的無伴奏組曲、給長笛與大鍵琴的「二重奏鳴曲」(duo sonata)以及給長笛、鍵盤樂器與數字低音樂器的「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在巴哈的長笛奏鳴曲作品中只有《E小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4以及《E大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5為三重奏鳴曲,其他的作品皆為二重奏鳴曲。
以往被歸認為是巴哈創作的八首長笛作品中,只有其中兩部作品存有巴哈本人的手稿,分別為《B小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0以及《A大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2;而剩下的其他六首作品則是由具公信力或不具公信力的作曲家在不同時期留下手稿複本。在經過考證後,八首作品中只有五首被認為是巴哈本人的創作,並收錄於《新巴哈全集》(Neue Bach-Ausgabe)中,分別是《A小調長笛無伴奏組曲》BWV 1013、《E小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4、《B小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0、《A大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2以及《E大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5。而其他三首奏鳴曲。
論及未收錄於《新巴哈全集》的長笛作品,《G小調長笛奏鳴曲》BWV 1020所留下的手稿複本共有三份,並分別標示不同的作曲者。其中第一份十八世紀後半葉的手稿標題標示了“Sonata del Signore Bach”;而第二份手稿則標示了“Signore C. P. E. Bach”。第三份手稿資料,約出現於一八四O年,將這首作品歸因於“G. Seb. Bach”。不管如何,Breitkopf在一七六三年出版的樂曲手稿分類中,將這首作品標示為“Sonata del Sigr. C. P. E. Bach”。同時,《G小調長笛奏鳴曲》BWV 1020與另外一首《降E大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1也因作曲風格的差異而被認為應不屬於巴哈創作的作品,而是由他的兒子卡爾‧菲立普‧艾曼紐巴哈(C. P. E. Bach)所創作,如嘉蘭特風格(galant style)的旋律以及呼吸較急促的樂句等非「巴哈式」的創作手法。而這首《G小調長笛奏鳴曲》由於在留存下來的三份手稿中都標示了小提琴這個樂器,因此,也有部分學者認為這份作品原先所設定創作的對象應該是小提琴而非長笛。
有關於《C大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3最大的爭議來自於樂曲本身品質的不一性,而被認為可能是由兩個不同作曲家所完成的作品。不同的地方在於,樂曲中第一首小步舞曲的伴奏部分為大鍵琴,但其他樂章卻都是數字低音伴奏形式。而這首作品也因為在長笛部分幾乎沒有休止,而被認為原先巴哈在創作時,可能不是為了三重奏鳴曲的編制所做,而是為無伴奏長笛而創作。因此,這首作品有可能是巴哈譜好長笛部分之後,再請他的兒子艾曼紐巴哈加上數字低音的伴奏部分。
巴哈的長笛作品常被認為大多是完成於「柯登時期」,約為一七一七到一七二三年。但在經過考證之後,五首被《新巴哈全集》所收錄,認為是具可信度的巴哈作品裡,只有《A小調無伴奏長笛組曲》是完成於此一時期,而其他作品則均創作於「萊比錫時期」。因此,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確切的想法,亦即巴哈對於長笛創作的參與應不僅限於一七一七到一七二三年的柯登時期,而是將觸角延伸至他的風格成熟的後四分之一世紀,約由一七一八以迄至一七四一年。儘管後世對於這首《A小調無伴奏長笛組曲》其中不合語法的Allemande舞曲樂章感到質疑,而認為這部作品可能是為長笛以外的其他樂器如弦樂器或鍵盤樂器所做(就管樂器而言,這首作品沒有任何可以換氣的地方,並且是巴哈的長笛奏鳴曲中唯一一部作品出現a3音,此音為巴洛克長笛能演奏的最高音),但也有人認為巴哈的這首作品可能是為了當時Dresden宮廷樂團的首席法裔長笛家Gabriel Buffardin所做,並深信Buffardin的技巧可勝任Partita in A Minor中Allemande舞曲的高難度。[1]
依創作時間先後順序來看,巴哈在《A小調長笛無伴奏組曲》之後創作的長笛作品為《E小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4,約是在一七二四年秋天創作。在一七二四年的下半年,巴哈似乎特別重視長笛這項樂器,而在他這段時期所創作的教會清唱劇中也常會精心的編寫長笛聲部,並出現許多長笛獨奏樂段。
接著為一七三六年左右創作的《B小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0以及《A大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2。《B小調長笛奏鳴曲》除了B小調的版本外,巴哈還創作了G小調的版本,但只有鍵盤聲部部分,並被認為是B小調奏鳴曲的前身。《A大調長笛奏鳴曲》的手稿抄本中包含了兩首作品,包括了《給兩部大鍵琴的C小調協奏曲》BWV 1062的草稿,而在手稿中的最後三行五線譜則抄寫了這首A大調奏鳴曲的開頭片段。
現存有關於《E大調長笛奏鳴曲》BWV 1035的手稿為十九世紀中的複本,在此份複本的標題上記載了以下文字[2]「巴哈是在17-年在Postdam時為了皇室僕役長Fredersdorf[3]創作此曲」。在取信於這份複本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假設這部作品的創作約為1741或1747年,在巴哈拜訪柏林的兩次旅途其中之一。由另一方面來看,這部作品的曲風較為高雅,也是巴哈的長笛作品中唯一一首室內奏鳴曲曲式。當時巴哈的兒子C. P. E. Bach身為Frederick宮廷樂團中首席大鍵琴家,因此,在曲風和樂曲形式上,可看出巴哈可能是為了要取悅Frederick親王並建立與其良好關係所創作。
[1]巴哈曾經在一七一七年造訪Dresden,而這首Partita in A Minor的手稿標題中有一行法文題字“Solo pour la flute traversiere par J. S. Bach”。因此這部作品的創作時間可能是在巴哈造訪Dresden後不久所創作,約為一七一八年左右。
[2] “Following the autograph of the author, which was written by him for the chamberlain Fredersdorf in the year 17-, when he was in Potsdam”
[3] Michael Gabriel Dredersdorf是King Frederick the Great的侍從及私人秘書,在1741年12月Johann Joachim Quantz抵達之前,也是親王的長笛搭擋。
留言列表